2011年7月,带着新生的力量,怀着少年的勇气,周口的小伙子,李振和同校的毕业生一样,满怀憧憬的来到三门峡,来到黄河三门峡医院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。他一个人来到三门峡,有艰辛,有苦涩,但黄医人的真诚和善良,三门峡人的可爱和活泼,时时刻刻影响和鼓舞着他,让他有了扎根三门峡的勇气,而黄医人姗姗走进他的世界,更加坚定了他留在这里的决心。
2015年11月,因工作需要他来到我们病理科,也开始了他在微观世界里的奋斗生涯,从此显微镜成了他工作的最好伴侣,他也成了我们病理科的“万能振”。在工作中,他烂熟于心各种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规范,比如:脱水机,冷冻切片机,显微镜,投影仪等等。每当机器出现故障,他都第一时间去解决问题,在最短的时间里,让设备恢复工作状态,而作为同事,他的真诚和善良无时无刻不鼓舞和指导着我,他知道我是一个人生活,像大哥哥一样叮嘱我:“回家锁好门,早点回家,注意个人安全”等等。而我们的同事也一样,无论工作和生活中出现了需要帮助的时候,只要打电话,他总能及时给于我们最好的解决办法,这就是我们的万能振,在病理科,李振总是以一个初学者的心态,以一个兄长的成熟,以一个医师的责任,认真对待工作和生活。
从检验转到病理,完全的跨专业,一切需要从零开始,难度可想而知,主任说:阅片1万例以上,才能发初步病理报告;阅片3万例以上,才能复查下级医生的报告; 阅片5万例以上才能解决疑难问题,李振知道想要尽快的入门病理,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,把握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,每天早晨,天刚蒙蒙亮,打开病理科的大门,那亮着的显微镜前,一定是我们那努力的李振,每天下班离开时,他还坐在显微镜前,精神抖擞的阅片,只因他爱这份工作,爱病理科,爱黄河三门峡医院。不论严寒酷暑,从来到病理科那一天,李振每天早出晚归,脸上总是洋溢着兴奋和喜悦,一直坚持到现在,而且从未间断过,我曾打趣的问他:“振哥,每天这么辛苦,你累不累呢”?他朴实的回答我:“不累,工作嘛,要干就得好好干,我觉得每天都很充实”。不过在我看来,李振每天都在坚持自己的热爱,坚持自己的初心,铁打的营盘,流水的兵,而李振如“定海神针”一般,始终如一的早出晚归,热情如初的专注于工作中。
看着他每天对着显微镜的时候,总是让我想到,陶渊明那句: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”。砥砺前行,不忘初心,是我们的使命,也是我们的责任,而李振作为黄医人,敢于拼敢博,把病人的利益看的高于一切,尽心的为我们病理科默默奉献着,有这样的好同事,好兄长为伴,我怎能不努力前行?怎能不快马加鞭为黄医奉献终身?
李振是好样的,也是谦虚谨慎的,而他给于我的指导,却让我受益匪浅,我也立志努力成为他这样的人,为我们病理科的明天会更好而努力奋斗。